2010年國際足協世界盃決賽

2010年國際足協世界盃決賽

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于2010年7月11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体育场进行,以决定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的冠军谁属,赛事于当地时间20:30展开[3]。

此条目的引用需要清理,使其符合格式。 (2021年9月2日)

事实速览 赛事名称, 荷兰 ...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赛事名称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

荷兰

西班牙

0

1

日期2010年7月11日球场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最佳球员安德烈斯·伊涅斯塔(西班牙)裁判霍华德·韦博(英格兰)[1]入场人数84,490天气温度﹕14 °C湿度﹕34% [2]← 2006 2014 → 关闭

荷兰于半决赛以 3–2 击败乌拉圭,率先获得本届决赛首个席位,是继1978年后的首次。另一方面,西班牙以 1–0 击败德国,历史性进入决赛。由于两支球队未曾于世界杯获得冠军,因此无论那一队夺冠,本次决赛也会产生世界杯历史上第八支冠军球队。同时,本场决赛是第四次由两支欧洲球队对决,也是首支欧洲球队于欧洲以外举行之世界杯比赛中获得冠军[4]。

最终,荷兰与西班牙在90分钟的法定时间中赛和 0–0,需要进行加时赛。在加时赛下半场116分钟,西班牙中场球员安德烈斯·伊涅斯塔在禁区内攻入致胜的一球,协助球队首次夺得世界杯冠军[5]。

所有时间为当地时间(UTC+2)。

Remove ads背景

荷兰和西班牙自1920年起曾8次对赛,前者取得4胜1和3负进10球失12球的成绩,赛事包括几场友谊场、欧洲足球锦标赛预选赛以及1920年夏季奥运[6]。而在这场决赛之前,两队均未曾在世界杯决赛周或欧洲足球锦标赛碰面。

另外,荷兰和西班牙亦未赢得过世界杯冠军。当中,荷兰曾在1974年和1978年两度取得亚军,在74年的一届,他们在决赛中以1-2不敌西德[7]﹔在之后一届的决赛中,荷兰被阿根廷以3-1击败,再度无缘锦标[8]。西班牙方面,他们于世界杯上最出色的成绩为殿军,在1950年世界杯中,他们在以小组赛形式进行的决赛中以1和2负的成绩排名第四,取得了殿军[9]。此后,两队球队在自2000年代中兴,荷兰先后在2000年和2004年的欧洲足球锦标赛晋级4强,并在1998年世界杯获得殿军。西班牙则在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中击败德国夺标后连续15场赛事获胜,又在2009年洲际国家杯中取得季军,世界排名晋升至第2,仅次巴西[10]。

Remove ads出席名人

荷兰[11]和西班牙皇室成员均有出席赛事。出席这场比赛的南非政要和知名人士包括演员查理兹·塞隆[12]和时任南非总统雅各布·祖玛,而前任南非总统纳尔逊·曼德拉则只在比赛开始以前短暂公开露面。[13]西班牙著名网球运动员拉斐尔·纳达尔和著名篮球运动员保罗·加索尔[14]也到场为西班牙打气。其他出席的名人包括美国演员摩根·费曼和社会名流帕丽斯·希尔顿。[12]

球场

位于南非最大城市约翰内斯堡的足球城球场是本次决赛的比赛场馆。这足球场建于1987年,曾经在1995年主办过世界杯橄榄球赛,并在翌年成为当届非洲国家杯的主办场地之一,南非榄球队和足球队先后在这个球场中赢得了冠军。2006年,南非组委会为主办世界杯,耗资33亿兰特(约4.4亿美元)为球场进行扩建工程,当中包括新增座位和行政套房,令球场的座位增加至94700人。同时,工程还对更衣室和屋顶进行改建,并改善照明系统以及把非洲煮食器皿calabash作为球场的外观[15]。

在南非世界杯时,球场会承办8场赛事,当中包括了揭幕战、5场小组赛、两场淘汰赛及决赛。

裁判

本届世界杯决赛的执法裁判是来自英格兰的霍华德·韦伯,而两位助理裁判分别为达伦·卡恩和麦克·马拉基,这三人曾为2010年欧洲冠军联赛决赛执法[16], 为史上首三位曾执法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的世界杯决赛裁判/助理裁判。当时38岁的韦伯正职为警察。在1989年,他正式成为足球裁判,并为业余联赛执法。4年后,韦伯取得了由英格兰足协颁发的执法证书,开始为英格兰足球联赛系统裁决。1998年,他晋升到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执法。随后在2005年,韦伯取得了为国际赛事执法的资格。同年11月15日,他为北爱尔兰对葡萄牙的友谊赛处子执法,在这场赛事中,他合共发出了3张黄牌[17]。及后,韦伯先后为2006年欧洲青年足球锦标赛、2007年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以及2009年洲际国家杯执法。而在本场决赛前,他分别为西班牙对瑞士和意大利对斯洛伐克的小组赛,以及巴西对智利16强赛事中执法,在这几场球赛中,韦伯并未有发出红牌或给予点球,却出示了17张的黄牌,每场平均5.67张。

Remove ads比赛用球

参见:普天同庆

本场决赛所用的足球名为JO' BULANI,意为“金色普天同庆”,由体育用品企业阿迪达斯设计。它所探用的生产技术和此次世界杯比赛用球普天同庆(祖鲁语:Jabulani)相同,都是利用了八块表皮组成,令皮球变得更圆和更轻。唯一不同之处是“金色普天同庆”的表皮由金色取代了普通版“普天同庆”的白色,意表示出比赛城市约翰内斯堡为非洲主要的经济中心和世界最大的产金中心。同时,金色也代表了世界杯冠军奖杯的荣誉[18]。

晋级过程

荷兰在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第9组中以8场全胜的姿态出线本届世界杯决赛周,是首队确定取得参赛资格的欧洲球队[19]。在决赛周中,荷兰被抽入E组。在小组赛中,他们先以2-0击败丹麦,随后以1-0小胜日本,取得6分下提前取得晋级淘汰赛的资格。在最后一轮的小组赛,荷兰战胜喀麦隆,以小组首名出线。在16强,荷兰以2-1力克首次参与世界杯的斯洛伐克,在这场赛事中,之前于友赛受伤的中场球员阿扬·罗本首次首发上场,并取得了一个进球。8强后,他们凭斯内德的两个进球淘汰巴西出局。在4强的赛事中,荷兰险胜乌拉圭,事隔32年后第三度跻身决赛[20]。

西班牙方面,他们在欧洲区预选赛中同样以全胜姿态出线决赛周[21]。在小组赛中,西班牙首战爆冷被瑞士击败,其后的两场小组赛中,西班牙回勇,他们先后以2-0和2-1的成绩打败洪都拉斯和智利,以小组首名晋级淘汰赛。在16强,西班牙凭大卫·比利亚的进球险胜葡萄牙1-0。8强赛中,他们以同样的比分击败巴拉圭。在4强赛,西班牙凭卡莱斯·普约尔的一个頭球以1-0挫下德国,历史性打进决赛[22]。

以下是两支队伍进入决赛的过程:

更多信息 荷兰, 队伍 ...

荷兰

队伍

西班牙

对 手

比分

小组赛

比分

对 手

主条目: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圈E组

主条目:2010年国际足联世界杯决赛圈H组

丹麦

2–0

第一轮

0–1

瑞士

日本

1–0

第二轮

2–0

洪都拉斯

喀麦隆

2–1

第三轮

2–1

智利

排名

队伍查论编

1

荷兰

3

9

2

日本

3

6

3

丹麦

3

3

4

喀麦隆

3

0

资料来源:FIFA

结算

排名

队伍查论编

1

西班牙

3

6

2

智利

3

6

3

瑞士

3

4

4

洪都拉斯

3

1

资料来源:FIFA

对手

比分

淘汰赛阶段

比分

对 手

斯洛伐克

2–1

十六强

1–0

葡萄牙

巴西

2–1

四分之一决赛

1–0

巴拉圭

乌拉圭

3–2

半决赛

1–0

德国

关闭

Remove ads赛事

综述

赛前两国支持者于足球城球场前集会

荷兰在这场比赛中排出了4-2-3-1的阵式[2],门将为效力阿贾克斯的斯特克伦博赫,后防由右到左分别为范德维尔、海廷加、马泰森和范布隆克霍斯特,两名后腰是马克·范博梅尔和尼热尔·德容。中场球员由左到右是库伊特、斯内德与罗本,身穿9号球衣的范佩西则出任前锋[2]。西班牙也排出了同样的阵式[2],29岁的卡西利亚斯负责把守最后一关,后防由左至右分别是卡普德维拉、普约尔、皮克和塞尔希奥·拉莫斯,哈维·阿隆索与布斯克茨师任后腰,前腰分别为伊涅斯塔、哈维与佩德罗·罗德里格斯,后者自4强后取代了费尔南多·托雷斯的位置[23]。前锋方面,则是大卫·比利亚[2]。

另外,在本场赛事之前,西班牙的大卫·比利亚和斯内德各取得5个进球,因此这场决赛也被视为争夺金靴奖的关键之战[24]。

上半场

率先开球的西班牙在上半场早段控制局面。在开赛5分钟,中场球员哈维在右侧开出任意球,队友塞尔希奥·拉莫斯頭球攻门,被门将斯特克伦博赫封出。11分钟,塞尔希奥·拉莫斯在禁区右方射门,皮球被荷兰后卫希汀克挡出球门外。两分钟后,大卫·比利亚的抽射偏出。随后,荷兰渐渐站稳。17分钟,斯内德在30码外直接以任意球射门,却被西班牙守球员卡西利亚斯没收。37分钟,罗本开出角球,队友范德维尔和马泰森未能及时接应。其后,西班牙进行反攻。在42分钟,中场球员普约尔在面对4位荷兰球员的包围下射门打偏,两分钟后,西班牙另一中场阿朗素的远射偏出。补时阶段,荷兰人罗本在禁区右方以左脚低射,又被卡西利亚斯扑出[5]。最终裁判韦博呜哨完上半场,双方以0-0赛和,这是近6届世界杯决赛的第4个0-0[5]。

下半场

下半场赛事展开,双方主教练均未有换人调动。西班牙先取得首个的攻势﹕48分钟,哈维开角球,上仗赛事中取得进球的普约尔力压海廷加,以球锤把皮球传于卡普德维拉。然而,后者并未能踢中皮球,错失了领先机会。4分钟后,荷兰进行反击,罗本在右路低射,卡西利亚斯扑出。随后,西班牙在25码左右的位置取得任意球,并由哈维主射,皮球偏出近角。62分钟,斯内德在倒地的情况下依能成功传球于罗本,形成单刀状态,后者直闯至禁区边缘后射门,皮球被卡西利亚斯再一次挡出。69分钟,希汀克解围失误,得球后的西班牙前锋大卫·比利亚立即攻门,球被海廷加回身封出底线。76分钟,大卫·比利亚接应哈维的直线传球后射门,皮球再度被对方门将扑出。哈维于左方开出角度,塞尔希奥·拉莫斯頭球攻门高出门楣。83分钟,荷兰取得反攻机会,罗本高速走入禁区打门,卡西利亚斯把球没收。补时3分钟,斯内德在禁区外的远射斜出[5]。随后,裁判示意完场,赛果维持0-0,需要进行加时赛,这是继1994年世界杯后,另一场在法定时间内以0-0完场的决赛,也是世界杯史上第6个需要进行加时赛的决赛[5]。

Remove ads加时赛

加时赛上半场先由西班牙开球,该队继续控制战局。在95分钟,伊涅斯塔直传于替补换下的塞斯克·法布雷加斯,后者于禁区内以左脚攻门,皮球被史迪其伦堡用脚挡出。4分钟后,伊涅斯塔持球进入禁区,却未能及时射门,球被荷兰守卫抢走。104分钟,塞斯克·法布雷加斯的射门又斜出。随后,裁判呜哨完加时上半赛,战果依然是0-0平。加时下半场随即展开,109分钟,哈维传球于伊涅斯塔,已有黄牌在身的荷兰左后卫海廷加把伊涅斯塔拉倒,裁判再发出黄牌从而使希汀克驱逐出场。两分钟后,西班牙于左路取得任意球,哈维选择斜传,却无人踢中皮球,斯特克伦博赫把球拍出,禁区外的拿华斯把球打高。116分钟,西班牙攻入本场赛事唯一的进球,塞斯克·法布雷加斯得球移到右方,并传球于伊涅斯塔,后者突破越位后抽射破网,西班牙在完场前4分钟领先1-0[5]。其后,荷兰多次的传球被西班牙球员破坏,在补时两分钟后,裁判鸣哨完场,西班牙以1-0击败对手,赢得世界杯冠军[5]。

Remove ads比赛详情

2010年7月11日20:30更多信息 荷兰, 0–1 (加时赛) ...

荷兰 0–1(加时赛) 西班牙

报告

安德烈斯·伊涅斯塔 116'

关闭约翰内斯堡,足球城体育场观众人数:84,490裁判:霍华德·韦博(英格兰)[1]

荷兰

西班牙

首发球员:

门将

1

马滕·斯特克伦博赫

后卫

2

格雷戈里·范德维尔

111'

后卫

3

约翰·海廷加

56', 109'

后卫

4

约里斯·马泰森

117'

后卫

5

乔瓦尼·范布隆克霍斯特

54'

105'

中场

6

马克·范博梅尔

22'

中场

8

尼热尔·德容

28'

99'

中场

10

韦斯利·斯内德

前锋

7

德克·库伊特

71'

前锋

9

罗宾·范佩西

15'

前锋

11

阿扬·罗本

84'

替补球员:

前锋

17

埃尔杰罗·埃利亚

71'

中场

23

拉菲尔·范德法特

99'

后卫

15

埃德森·布拉夫海德

105'

教练:

伯特·范马尔韦克

斯特克伦博赫

范德维尔

海廷加

马泰森

范布隆克霍斯特

范博梅尔

德容

罗本

库伊特

斯内德

范佩西

大卫·比利亚

伊涅斯塔

哈维

柏度

布斯克茨

哈维·阿隆索

卡普德维拉

普约尔

皮克

塞尔希奥·拉莫斯

卡西利亚斯

首发球员:

门将

1

伊克尔·卡西利亚斯

后卫

3

赫拉德·皮克

后卫

5

卡莱斯·普约尔

17'

后卫

11

霍安·卡普德维拉

67'

后卫

15

塞尔希奥·拉莫斯

23'

中场

6

安德烈斯·伊涅斯塔

117'

中场

8

哈维·埃尔南德斯

120+1'

中场

14

哈维·阿隆索

87'

中场

16

塞尔吉·布斯克茨

前锋

7

大卫·比利亚

106'

前锋

18

佩德罗·罗德里格斯

60'

替补球员:

中场

22

赫苏斯·纳瓦斯

60'

中场

10

塞斯克·法布雷加斯

87'

前锋

9

费尔南多·托雷斯

106'

教练:

比森特·德尔·博斯克

最佳球员:

安德烈斯·伊涅斯塔 (西班牙)

助理裁判员:

Darren Cann (英格兰)[1]

Mike Mullarkey (英格兰)[1]

第四官员:

Yuichi Nishimura (日本)[1]

第五裁判:

Toru Sagara (日本)[1]

比赛规则

90 分钟赛事。

如有需要会进行 30 分钟加时赛。

仍然赛和会进行点球大战。

十二位替补球员。

最多三个换人调动。

颁奖仪式

之前两届世界杯决赛都是在球场中央临时搭建的颁奖台上进行颁奖。然而,在今届决赛,赛会回复传统把仪式搬到看台上举行。比赛结束后,国际足联先颁发纪念奖牌于为本场决赛执法的裁判候活.韦博和两位助理裁判以及第四官员。随后颁发银牌于亚军得主荷兰。之后,西班牙23位球员跟主教练比森特·德尔·博斯克走到看台,队长卡西利亚斯从国际足联主席塞普·布拉特和南非总统祖马手中接过大力神杯、金牌和3000万美元的奖金后返回球场接受荷兰球员和观众的祝贺,并接受传媒的访问[25]。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前南非总统和诺贝尔和平奖得主曼德拉本应国际足联的邀请出任颁奖嘉宾,然而在其孙儿的反对下,曼德拉最终没有参与颁奖礼,只是在比赛开始前在球场向观众挥手[26],颁奖嘉宾由祖马取代。

赛后评论

虽然荷兰于这场赛事失利,无法问鼎冠军,但荷兰人是普遍接受的。当地的足球杂志《国际足球》(Voteball Internationa)就表示尽管荷兰是决赛中的落败者,但球员们于世界杯中出色的表现已值得引以自豪,特别是面对强大的西班牙,球队战至116分钟才被击败只是运气不好而已,荷兰队将会在来届世界杯卷土重来的[27]。不过,该国名宿、三届欧洲足球先生得主约翰·克鲁伊夫就认为荷兰的失利是基于球队放弃了过去“全能足球”的战术,削弱了球队的攻击力,最终不敌西班牙,与冠军擦肩而过[28]。

作为胜利者的西班牙,传媒则集中讨论球队致胜的关键。《足球先生》(Don Balón)指出这是源于球队本身的实力以及赢得欧洲国家杯后球员们取得的自信所致[29]。至于主教练迪保斯基则相信西班牙封王的原因是建基于球队一直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人才培训[30]。《法国足球》主编狄尼米亚在其专栏中表示西班牙球员的自信和对胜利的追求是赢得大力神杯的主因,而迪保斯基运用战策得宜也是功不可没[31]。

此后,裁判韦博的执法水平也成了本场赛事的焦点。在这场决赛中,韦博先后出示了1面红牌和14面黄牌,却仅对尼祖·德容在28分钟争球时踢倒哈维·阿隆索的犯规发出黄牌,因而被质疑其执法水平[32]。因此,史奈达在赛后就批评裁判粉碎了他夺冠的希望[33] 。不过,曾为1982年世界杯执法的国际裁判导师陈谭新就认为韦博能有效地控制比赛,并且发牌适可而止,表现不俗[34]。而英格兰足球协会则表示韦博的表现完美[35]。

纪录

这场决赛刷新了不少的纪录。首先,这是首次没有阿根廷、巴西、德国和意大利参加的决赛[36],这些球队均至少两次在世界杯封王。其次,这场决赛是继2006年世界杯后第4次由两支欧洲球队争夺冠军的决赛,之前的两场决赛分别为1934年的一届(捷克斯洛伐克对意大利)和38年的一届(意大利对波兰)。此外,本场决赛中,裁判侯活.韦博共出示了14张黄牌和1张红牌,是世界杯历史上产生出最多黄牌的决赛[37]。

同时,西班牙夺冠后,不少的纪录也被打破。首先,西班牙成为了世界杯史上第一支于非欧洲本土中赢得冠军的欧洲球队[38]。在这场决赛之前,欧洲球队在非本土举办的世界杯中最好的成绩仅为亚军,如2002年韩日世界杯,德国在决赛就不敌巴西,无缘冠军。再者,西班牙是世界杯历史上进球最少的冠军,他们自小组赛到这场决赛中只攻入8球(每一场各一球)[38]。其三,西班牙是历届世界杯内第一支在首场赛事中失利却依然赢得冠军的球队[38]。第四,西班牙是继西德后,第2支接连获得欧洲国家杯与世界杯冠军的球队[38]。另外,在这场决赛结束后,哈维以599次的传球成为在同一届世界杯内传球最多的球员,而西班牙则有3547次传球,是继1966年世界杯后传球次数最多的球队[38]。最后,西班牙队长卡西利亚斯在是届7场世界杯比赛中仅失两球,是继1998年的法比安·巴特兹和2006年世界杯的布冯后,失球最少的门将,也是唯一一位在单届世界杯淘汰赛阶段中未有失球的冠军队门将[39]。

后续

决赛结束后,国际足联宣布多个奖项的得主。当中,西班牙门将卡西利亚斯赢得耶辛奖(最佳门将奖)[39]。在“最佳11人”阵容方面,西班牙有6位球员入选,包括﹕卡西利亚斯、大卫·比利亚、伊涅斯塔、哈维、普约尔与塞尔希奥·拉莫斯,是最多球员入选的国家[40]。同时,西班牙在这届赛事中只取得8张黄牌,因而赢得公平竞技奖[41]。此外,由于西班牙成为本届世界杯的冠军得主,取代了巴西,世界排名晋升至第1[42]。除此以外,西班牙会以世界冠军得主的身份参与2013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会杯。

至于荷兰方面,他们在取得亚军后世界排名上升两位,排名第2[42]。斯内德则是唯一一位入选“最佳11人”阵容的荷兰人[40]。在金靴奖的竞争上,由于荷兰中场斯内德和西班牙前锋大卫·比利亚均未能在决赛再下一城,奖项最终由德国人托马斯·穆勒所得[41]。虽然如此,他们还是取得了另一个的奖项—银球奖和铜球奖。

另外,由于这场比赛中,双方球员的动作过大,使得双方在比赛中共得到了14张黄牌和1张红牌(海廷加两黄变一红)。所以国际足联与2010年8月3日宣布对两国足协进行处罚,西班牙足协被罚款6000英镑,而荷兰足协则被罚款9000英镑[43]。

电视转播

本届世界杯决赛共吸引了超过7亿人观看[44]。当中,逾1221万名荷兰人观看了此场赛事[45][46],占了该国七成的人口。西班牙方面,全国共有1560万人通过三个频道收看了此场赛事[47],这数字打破了200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半决赛对意大利的纪录,当年全国共有1410万人观看赛事[47]。

资料来源Loading content...

相关推荐